技术讲堂教你学汽车知识之电子稳定系统_品牌新闻_江南app(中国)官方网站最新APP下载
技术讲堂教你学汽车知识之电子稳定系统
发布日期:2025-04-30 13:09:09 作者: 品牌新闻

  电子稳定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简称ESP),其实就是一组车身稳定性控制的综合策略,它包含防抱死刹车系统(ABS)和驱动轮防滑系统(ASR),可以说它是在这两种系统基础之上的一种功能性延伸,而并不是作为独立配置存在的。据美国高速公路保险协会(IIHS)最新研究统计显示,ESP系统能有实际效果的减少43%的致命通事故,单车致命事故率减少56%。

  大家可能会出现一个误区,就是把所有的电子稳定程序都习惯性地称为“ESP”。然而“ESP”是博世(Bosch)公司的一个注册商标,仅针对于博世开发的电子稳定程序,才能称为“ESP”。该公司于1995年成为第一个把ESP技术应用于汽车并量产的公司,2002年该系统已发展到第8代。由于“ESP”是博世公司的专利产品,所以之后其它公司所研发出的类似产品,严谨地讲都不能叫做“ESP”。

  尽管名称不完全一样,但其原理和作用基本相同。当系统判定车辆将要或已发生失控时,通过对车辆驱动轮和从动轮的控制(分别制动),将车辆恢复至安全行驶状态。相比较而言,只装有ABS及ASR的汽车只能被动地作出反应,而配有ESP系统的汽车则能进行探测和分析车况并及时纠正误操作,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另外,现今全球主要的ESP系统是由博世(Bosch)、电装(Denso)、大陆特维斯(Continental Teves)、德尔福(Delphi)、精工(Aisin Seiki)和天合(TRW)这6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所提供。

  由于博世的ESP系统比较有代表性,因此我们下面就以它为例,来讲讲电子稳定系统是如何工作,以及能起到什么样的及其重要的作用的。

  2、ESP电脑,其作用是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来进行计算,当分析到车身将要发生失控或者已经失控时,则命令执行器工作以保证车辆恢复安全行驶状态;

  3、执行器,该设备结合实际需要,在驾驶员并未采取制动措施的时代替操控者向某个车轮的制动油管施压由此产生制动力。另外,它还能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控制发动机的动力输;

  4、驾驶室内仪表盘上的ESP警告灯,这就无需多做介绍了,当ESP系统启动时该警报灯便会亮起或闪烁。

  接下来,我们再简单了解一下ESP系统的工作过程。行驶中的车辆同时承受纵向和侧向两种力,只要轮胎保持适当的侧向力,整个车辆就能保持稳定状态。但当这些力下降到临界点时,便会对车辆的方向稳定性产生负面作用,发生失控现象。为了及时将失控车辆恢复稳定行驶,ESP就一定要通过对相应车轮单独施加精确制动力来实现。

  首先,转向角传感器记录方向盘位置,每个车轮上的轮速传感器同时测量轮速,通过传感器将信息发送至微处理器,此时处理器便可识别驾驶者的操作意图。而横摆角速度传感器将记录所有绕车辆垂直轴方向的转动信息,高灵敏度的侧向加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车辆转弯时所产生的离力。以上这两个传感器向ECU传递 所有关于车辆实际状态的必要信息。微处理器通过对比实际工况和理想工况,对车辆状态地进行干预。由于使用了逻辑运算以及专门为车辆编制的数据,微处理器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就能得出必要的解决方案。另外,ESP还能降低发动机扭矩并干预装有自动变速箱车型的挡位顺序。

  举个例子,一辆具有转向过度特性的车(后驱车)会在弯道中偏离弯道,此时,通过对右前轮施加制动力,ESP会相应产生一个具有稳定作用的顺时针扭矩,从而将车辆拉回到正确的行驶轨迹。无论是在弯道上或紧急避让状态,还是在制动、加速过程中,或是在车轮打滑时,一旦行驶状态变得危急,ESP都能利用这一原理来增加车辆行驶的方向稳定性。另外,8.0版本ESP系统还具有自动清洁洗涤制动盘功能,当系统探测到制动盘上有积水时,可采取并不可能影响到正常价值的轻微制动,将积水清除掉以保持在必要时提供有效的制动。

  1 、实时监控:ESP能够实时监控驾驶者的操控动作、路面反应以及车辆行驶状态,并不断向发动机和制动系统发出指令。

  2、主动干预:ABS等安全技术主要是对驾驶者的动作起干预作用,但不能调控发动机。而ESP则可以主动调控发动机的转速和每个车 轮的驱动力和制动力。

  3、预先提醒:当驾驶者操作不当或路面异常时,ESP会用警告灯警示驾驶者。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电子稳定系统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在诸如欧美那些发达国家,该系统的普及程度已经相当高。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等品牌旗下的大部分车型上已使用了很多年。如今,在国内部分车型上我们也已能清楚看到它的身影。

  上方左图是博世集团对于欧洲各国ESP使用率的统计表。能够正常的看到瑞典的普及程度最高,德国、卢森堡则紧随其后,这或许是因为其特殊的常年冰雪交通环境所致。而美国却是全球首个强行安装ESP的国家,2007年美国率先将ESP作为车辆标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出来。

  右侧图表是博世集团对于全球各国ESP装备情况的统计数据。很明显,中国对ESP系统的重视程远远低于世界中等水准。在2006年国内装有ESP系统的车型仅占所有车辆总数的3%。因此,目前国内急需普汽车安全知识,要在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不断加深对车辆了解的深度和广度,因为在享乐过程中懂得保护自身、真爱生命才是更重要的。

  体面的外观、宽敞的空间、舒适的体验通常是我们对一台中型轿车的基本期待。迈腾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和目标。所以它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工整体面的设计、宽敞的后排和爽朗的动力感上。在商用和家用之间它看上去似乎更偏向前者,但宽敞的空间、良好的人机工程设计让它也同样适合家用。

  1.4T车型用在商务用途上是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而2.0T车型在驾驶体验上则能给驾驶者质的区别。比起日系对手,它在质感、空间、动力感上都有优势,劣势就在于车内的温馨程度和这两次熄火带给我的担忧。

  其实这台330TSI 豪华型也是我最推荐购买的车型,首先这套动力总成能覆盖大多数日常工况。配置上也具备了全液晶仪表、导航、膝部气囊、座椅加热、无钥匙进入等使用频次较高的配置。

  作为一款入门动力的中型车,我觉得动力表现还不错,空间也足够宽敞,配置来讲,这款越享型有点低,性价比方面,推荐价格高一个级别的领先型,增加的1.2万配置方面要提升很多。

  对于迈腾 280TSI 越享型来说,最让人担心的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动力够不够用的问题,试驾之后,这款车的动力还是出乎了我的意料,日常驾驶时不会让人觉得太肉,深踩油门,转速爬升之后还能获得一些小快感。配置方面,越享型的表现比较一般,外观内饰方面,我觉得迈腾都属于这个级别的标杆车型。

  提之前我在想怎么也是辆迈腾啊,不到20万的迈腾还要求什么。坐进车里,确实没法要求什么了,因为配置实在太低了,这光秃秃的方向盘,这小液晶屏怎么看怎么不像迈腾。关门点火起步,动力居然还可以,底盘悬架确实还是是迈腾。结论是,1.4T这车感觉就是买三大件送车壳。

  全新迈腾在设计感、科技感和动力表现上相比老车型有一定提高,在合资中型车中依然是接近标杆级的水准。不过转向、和车头的响应依然不够直接,噪音振动的控制也有提升空间,所以不能给满分。

  如果你对全新迈腾寄予很高的期望,那它的表现可能会达不到你的预期;但如果以平常心或者说以使用者来看这台车,全新迈腾还是不乏亮点,尤其是在车内氛围的营造、科技配置的使用方面,都是上一代迈腾或者现款尚未换代的帕萨特不能够比拟的。

  如果论驾驶表现,新一代的迈腾并没什么明显的提升,依然是一副四平八稳的姿态,迅猛但并不激进,但从内饰设计来看,新车型相比老一代迈腾却有了明显提升,大量高科技配置的加入让它变得更时髦,而且使用上也很便捷。

  当年新迈腾主打运动,如今加长之后的新迈腾已经越来越向商务路线靠拢,运动已不再是它的专长,虽然还是那套强劲的2.0TSI+DSG组合,不过原本就不是很灵光的操控性如今更是不再擅长闪转腾挪的剧烈运动了。不过平心而论,新迈腾和新帕萨特相比还是前者的血统更纯正一些,从很多细节做工上就一目了然了。

  必然非常关注的重量级车型,迈腾终于想到了要把轴距加长,现在各方 面都已经符合人们对一台商务车的期待,除了乘坐舒适性,跟日系对手 相比还有差距。

  新迈腾的外观、内饰和做工都遵循了德国大众原汁原味的风格,轴距加长之后宽敞的空间无可挑剔,但它在动力和驾驶感受方面的表现缺乏新意,加长的轴距也令操控性进一步丧失,总的来说此次换代属于量变范畴,没有一点质变的迹象。

  虽说1.4T发动机在迈腾身上也有着良好的性能发挥,相对于雅阁或凯美瑞的2.0版本一点不差,但对于日常驾驶来说,小排量的劣势还是显而易见,我可不想在再深一步的尝试小马拉大车驾驶风格了。

  这已经是我们第五次测试迈腾了,而当初刚刚听说迈腾要推出1.4TSI车型的时候,一度以为动力方面肯定会严重不足,不过实际证明我小看了这台1.4TSI发动机的实力,相比一些2.0甚至是2.4排量的中型车来说,迈腾1.4TSI给人感觉还是要更猛一些,而且绝对省油。

  1.4T+DSG配备在迈腾上并没有我原先想象得那么弱,它的动力表现基本接近目前主流的2.4升自然吸气车型所能达到的水平,同时油耗也比较令人满意,只不过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的那种换挡特点在一辆中型车上给人的感觉略显单薄。

  之前DSG召回不可能影响迈腾DSG的品质,除了保养贵了点、内饰用料硬了点,别的方面都不错呢!内饰硬了点就不减分了,不过保养这样的价格让很多人挺憷头的,减一分。

  1.8TSI的动力领教过了,换上DSG变速箱,感觉更完整了。使用DSG的目的是为降低油耗,不管是否有效,至少技术是绝对领先的。而且1.8TSI比2.0TSI更务实,绝对够用了。

  DSG变速箱是很先进,但起初的油门表现实在太一般,如果不是最终跑出比普通6AT更快的成绩,我想我还是更怀念之前的迈腾……

  先不说别的,大众这套迄今为止量产车最先进的动力总成系统就值得好好肯定下,有可能这套系统保养起来不便宜,可是大众这次努力把新产品带入中国的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产品的特点也是鲜明的,7秒多加速在百姓化中型车中可以称王了。

  虽然新款迈腾最大的亮点是DSG变速箱,可是我觉得做工方面的进步更需要我们来关注,准确的说不是进步,是回归,这才是迈腾应有的品质。DSG是目前国产车型使用的最先进的变速箱之一,又将迈腾的加速提高了半秒,不过节油才是它最大的本领。

  之前的2.0T+6AT被我们大家都认为是“神车”,这不仅是拿性能说话,日常驾驶的贴心也是主要的原因。换了DSG变速箱,从技术角度上是升级了,但好像D挡完全丧失了“T”的敏感,相比起来,我还是怀念之前的6AT。

  迈腾的性价比定位就非常平易近人,这次2.0TSI更是把配置丰富度发挥到了极致,配合最新的2.0T发动机,迈腾可以称为最先进的中型车了!但是它的短板也是很明显的,对比同级对手的超大空间,迈腾显得小气了不少。2.0TSI款是迈腾展示实力的作品,值得尊敬。

  迈腾2.0TSI给我的感觉是一款典型的德国工业品。给迈腾这种车装上动力强劲的2.0TSI发动机,这种事也只有德国人干得出来。虽说性能无可挑剔,就性能来说价格也还算能接受,但国内有多少消费者会在选择中型车时把性能放在第一位呢?

  迈腾2.0T出色性的性能在目前的中型车市场很具竞争力!2.OT发动机不仅仅代表着一款车型,同时也显示着大众的技术水平。其实,我觉得迈腾1.8T车型已经很不错,无论家用还是商用都很合格!而拥有了更强的动力与配置也必然会很棒!但是否会就代表它能够顺应市场?我还是持保留意见。

  迈腾的1.8TFSI发动机是一个亮点,这款专门为中国设计的发动机在动力和经济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只不过,迈腾内饰用料的降低有些太严重,让我有些失望。总体来说,迈腾还算比较值,希望日后的什么09款、10款不要像速腾似的,只减配不增配。

  迟来的迈腾虽然没有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但PQ46平台先进的工艺和技术都完完整整的保留了下来。外观没有激进浮夸的设计,依然保持了大气内敛的路线,全车不乏技术亮点和高科技装备。1.8TSI发动机底气很足,行驶表现稳健,且安全保护全面;唯一的遗憾就是内饰做工水平不如从前。

  我对迈腾的整体评价还是比较高的,欣赏之一的原因是高水平的制造工艺;其二则是良好的日常驾控表现,最后在测试方面也得到了不错的成绩!而美中不足的是,迈腾的内饰用料实在谈不太讲究,对于选用这种仿桃木的装饰板来说,我看就真的没这个必要了。

上一篇: 纯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传动机构参数设计 下一篇: 新车|油电同价长安CS55PLUS PHEV上市打造国民家用SUV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