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紧急需要接收或发送一个邮件之时,却猛地发现没有网络信号;当你急着要和对方电话联系时,听到的却是“您拔的用户不在服务区”;当你急着要拔打一个电话时,却发现了自己的手机没信号……这些尴尬的情况,在将来的某一天会彻底消失,通信从此将进入“无盲区”的时代。
谷歌计划投资10亿美元,在地球近地轨道发射180多颗卫星覆盖全球,在近轨卫星和无人机上安装WIFI热点,为全世界偏远地区的居民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谷歌宣称,建成后的卫星网络将向全球用户更好的提供无盲区、无死角的免费无线网络服务,不管身处高山、大漠、极地还是海洋,只要拥有一部价值不过数十美元的中继转发器,即可上网。但谷歌的“全球卫星通信网络”计划自宣布以后就一直进度不明,一度有传言谷歌“全球卫星通信网络”计划已不再启动,甚至不排除该计划已经处于僵尸状态的可能。 相对于谷歌的“低调”,SpaceX公司则高调宣布了其布局卫星网络的宏大计划,SpaceX总裁宣布,计划部署约800颗卫星,首先覆盖美国本土、波多黎各等地,今年甚至又宣称将发射4425颗卫星,为全球用户更好的提供互联网连接,并计划从2019年开始发射名为“星链”的卫星群,直接向消费的人提供无线连接,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可媲美光纤的宽带网速;今年2月,SpaceX已经成功将两颗互联网实验卫星Microsat 2a和2b送入轨道,正式开启了其雄心勃勃的宽带卫星互联网计划。
在美国SpaceX高调布局卫星网络的同时,我国的卫星通信网络系统计划也在稳步推进中。2016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宣布我国将计划建“鸿雁卫星星座通信系统”;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布消息称我国将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发射首颗“鸿雁卫星星座通信系统”卫星,并且将在2023年完成骨干星座系统建设。 届时,集成多项卫星应用功能的“鸿雁星座”将实现地域信息的收集,能够完全满足海洋、气象、交通、环保、地质、防灾减灾等领域的监测数据信息传送需求,还能为全球用户更好的提供资产状态监管、人员定位、应急救援和通信服务,甚至在全世界内提供双向、实时数据传输和短报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服务,可以向全球覆盖的区域提供音频、视频、图像等信息广播发送;“鸿雁星座”独有的导航增强功能还能够为我国北斗导航卫星增强系统提供信息播发通道,进一步提升北斗导航卫星定位精度。
“鸿雁星座”将由54颗核心骨干卫星组成,同时有270颗小卫星进行补网,形成300颗以上规模的星座,完成组网工作后,将正式向全球用户更好的提供无死角的高速上网服务。2023年,“鸿雁星座”将正式展示其先进的科技,我们将享受来自“鸿雁星座”为我们大家带来更加强劲的信号和更加精确的定位服务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