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车的驾驶辅助系统该怎么样开启、调节?进入智能化时代,有一些汽车企业选择把辅助驾驶开关放在档杆上,调节则交给旋钮和按键。这种设计其实暗藏车企对辅助驾驶、对产品的一种态度:辅助驾驶将成为整车行驶能力的重要一环。有时候,这种设计细节就能反映一个车企的思路,或是某款新车的定位。
那么假如有一款新能源车,把用户最常用的辅助驾驶调节开关,设计在燃油车换档拨片的位置上呢?特别是,它把最常用的车速调节放在“降档”拨片所在的左侧,每调一次车速,就像燃油车完成降档,下一秒就要急加速一样。那我就觉得,这辆车是希望用这种设计,唤起人们对驾驶、控制的记忆。
这个设计细节出现在智己 L7 上,并不令人惊奇,毕竟它主打的驾驶乐趣、运动性能,在这一个市场里并不多见。
在天马山赛车场刷过圈速榜,也通过漂移破过吉尼斯世界纪录,从数据上证明了智己 L7 的性能水平。在日常行驶的状态下,它的买家会体验到什么呢?
目前推出市场的 L7 Dynamic 和 L7 Pro 在操控、动力配置上没有一点差异。它们都标配前后油冷电机、来自 BREMBO 的制动系统、电控可调阻尼减震器和后轮转向系统。除了这些硬件,来自威廉姆斯工程团队的参数调校也发挥了很重大的作用。
L7 的上限功率达到 425kW(578PS),和那些大 V8 性能轿车接近。要把这些动力全部压榨出来,我们大家可以启动“超跑模式”,然后在屏幕显示的太空、流星、宇宙飞船影像环绕下,同时把刹车和加速踏板踩到底,接着松开刹车……
在牵引力控制管理系统的有效协助下,L7 只需短暂的助跑就能让车速升至三位数,为避免试驾车冲出场地,我全力踩下刹车。尽管受制于地面,不时能听到轮胎抱死的声音,高性能的刹车硬件搭配反应迅速的电子稳定系统,车身在减速过程中始终没有多余的摆动。
或许从这里,也能看出智己 L7 提升操控性的思路:通过全轮驱动、转向和高效的电子系统,最大限度利用四条 P Zero 轮胎的抓地力。
接下来的绕桩环节,则需要更具支撑性的悬架和更为一体的车身动态。支撑效果良好的电控悬架加上电动车更低的车身重心,让智己 L7 的绕桩侧倾相比同级车更不明显。而在后轮转向的协助下,绕桩时甚至听不见轮胎接近抓地力极限时的巨大噪音,这辆轴距超过 3m 的大家伙像是行驶在轨道上。
说到后轮转向,Pro 版加入产品线 提供了国内门槛最低的后轮转向系统。这套系统能向一侧转动 6°(加起来就是 12°)。在低速场景下 L7 只需要 5.4m 的转弯半径,而在高速又能稳得像轴距加长 150mm 一样。对用户来说,感知最强的场景可能就是城市窄路的辗转腾挪。面对直径 10.8m 左右的窄弯,与 L7 轴距相近的轿车通常要多倒一把才能通过,L7 则不需要额外操作。
在 L7 之前,我也曾开过后轮转向角达到 10° 的车辆,它们的后轮转向系统简直会让车头“平移”过去,车辆会画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转弯路线° 转向角走出的路线则更为自然,但也能明显感觉到车尾在向相反方向运动,帮助整个车身转过各种弯角。在这个级别的电动车中,这种灵活的感觉相当新颖。
桩筒摆出的金卡纳场地,更适合体验某一两项数据。要更全面地认识 L7,可能还是要到开放的城市路面才行。
智己的自定义驾驶模式能调节动力、转向、电控制动系统和悬架的特性。既然设计时以运动为主打,将除了动力以外的所有项目调至最运动的模式,或许是 L7 最好的打开方式。
虽然已经“最运动模式”了,开放道路上的智己 L7 却像是换了一种性格。座舱隔绝了大部分来自底盘和轮胎的噪音,这是一种显著提升车辆“体感舒适度”的解决方法。主动电控悬架没有追求极致路感,而是会滤掉那些对乘客来说过头的细碎震动;遇到大震动时,悬架也没有余震,像是有了空气悬架一般。这时候 L7 不像一辆中大型轿跑,却像高一级的大型行政轿车。
L7 的能量回收系统分三档可调,但就算最强的能量回收,也不是那种单踏板模式的效果,车子会像燃油车那样沉稳地减速。只有需要踩下刹车时的轻轻一点,才会从明显的制动力上感觉出,这是一辆相当运动的新能源车。
动力系统处于标准模式时,L7 不会像其它新能源车一样,喜欢瞬间释放所有动力,而是用一种更像大排量燃油车的方法,柔和但有力地推着车身和乘客前进。这种解决方法与豪华品牌打造的(中)大型电动车如出一辙,只不过智己 L7 与我们的距离更近一些罢了。
L7 的驾驶、乘坐体验快要让我忘记,智己还是汽车世界的一个新成员。它的仪表盘显示着辅助驾驶系统的虚拟可视化界面,地面几乎实时渲染的虚实线,对停在路边的车辆方位、类型和数量的准确显示,以及对两轮车和三轮车的多向区分建模,都会引发驾驶者对 L7 辅助驾驶能力的想象。
除开类似数字货币的权益玩法和“硬件 OTA”带来的各种可能性,回到作为机械的车辆本身,智己 L7 带来的体验仍是超过预期的。在我回味 L7 的驾驶感时,我偶尔会想起那个被它打破电动车漂移纪录的对手,以新生代的身份做到这种高度,或许可以说是智己的小小胜利。
新能源车时代的竞争,正是进入一个互相补足短板的时期——传统车企在三电、E/E 架构领域追赶,新生车企则迅速追赶着机械、设计方面的差距。还有漫长的发展之路等待着这些汽车界的新玩家们。
选择插混SUV多数人一定绕不开,比亚迪宋PLUS DM-i,虽然这是一台相对来说比较均衡的车型,但这并不能代表适合所有家庭,而这台荣威D5X DMH或许才是优选。
小米SU7的充电速度到底能有多快?我们从普通桩位换到华为液冷超充桩,发现小米SU7充电似乎真有反向虚标?
笔者有幸抢先赶在eπ008正式上市之前,在襄阳试驾了这款新车,通过专业场地内的激烈操控体验和城区铺装路面的常规体验,对这款车有了一个全方位的认知。 eπ008定位为家庭智能大型SUV,3米轴距5米车长打造出全家人出行均可舒享的移动之家。冰箱、彩电、大沙发一样都不少,而且更高级!当......
我并不是那种非常硬核的保时捷911跑车拥趸,几次不同环境中体验Cayenne的经历倒是让我对这款SUV有着别样的兴趣。那种关于人车沟通的乐趣,完全不会因为它较高的离地间隙,还有相比
在众多品牌试驾活动中,记者们普遍感受到一种共鸣:尽管其他车型可能同样出色,但宝马始终是他们心中的驾驶首选。宝马的独特魅力在于,它在同级别车型中的操控性能几乎无人能及。全新BMW 5
5月底奔腾小马上市,6月初我们在线下静态体验了实车。除了价格有优势以外,我认为最超值的就是回购权益,2年用车不花钱,这个你受得了吗?
终于试到长安UNI-Z了!高功率电机用起来确实挺上头,或许它不是这个级别里油耗最低的,车内细节也有一些小遗憾,但它一定是10万价位里最值得冲的高颜值插混SUV!
5月28日晚,比亚迪预热已久的全新中型轿车--秦L DM-i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5款配置,售价区间9.98-13.98万元。除了秦L外,此次比亚迪还一同推出了与其同平台、隶属于“海
5月28日,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发布暨秦L DM-i、海豹06 DM-i发布会在西安举行。第五代DM技术实现全球最高发动机热效率46.06%、全球最低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和全球最
奔驰E级作为中大型豪华汽车市场的佼佼者,一直以来都以其优秀的品质和精致的工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而在智能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奔驰E300L的智能座舱也同样成为了其吸引消费的人的一大亮点